巽蘆習字簿

書道練習帳

藏頭藏鋒

記得國小五年級時,學校安排午休時間為書法課,小學老師教書法從楷入門,而書局賣的範本又非顏即柳,首堂課的印象就是一橫:「欲右先左、逆勢起筆」。把書法當嗜好後發現「逆起」對於許多同好而言確實是條金科玉律,蓋無論方圓皆逆起筆,寫魏碑、寫智永千字文、寫虞歐褚楷、寫草寫行都能逆起藏頭。關於「凡楷無不逆起」一事,侯先生在《書法老師教錯了》系列文中直言:「胡說八道」,聽來甚是痛快。但個人認為此事還是有一丁點酙酌餘地,最令人困擾的反而是用詞的歧義。光一個逆筆「藏頭」、「藏鋒」、「折鋒」、「築鋒」……真是隨人所好各自發想。

東漢 蔡邕《九勢》:「……藏頭護尾,力在字中,下筆用力,肌膚之麗。故曰: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惟筆軟則奇怪生焉。凡落筆結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勢遞相映帶,無使勢背。轉筆,宜左右回顧,無使節目孤露。藏鋒,點畫出入之跡,欲左先右,至回左亦爾。藏頭,圓筆屬紙,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護尾,畫點勢盡,力收之。疾勢,出於啄磔之中,又在豎筆緊趯之內。掠筆,在於趲鋒峻趯用之。澀勢,在於緊駃戰行之法。橫鱗,豎勒之規。」

句首「藏頭護尾」說的不就是點畫出入嗎? 後頭談點畫出入時卻改用「藏鋒」一詞,「藏頭」反而是在說點畫中行;而「藏鋒」不是已經包含了點畫頭尾了嗎? 可卻在點畫中行的「藏頭」後又接著說點畫勢盡的「護尾」。這種不合邏輯的語句,讀起來就像是把主文與註疏攪和在一起,又像「內經」「道德經」那樣由後人托名增刪意改後的模樣。沈尹默《論書叢稿》:「篇中所論均合於篆、隸二體所用的筆法,即使是後人所托,亦必有所根據。」東漢正體字是漢隸、古體為篆,蔡邕精通者亦此二書,所以不管逆起筆是《九勢》中的「藏頭」還是「藏鋒」,反正篆、隸起筆皆逆毫無疑問。漢簡俗體雖多數點畫還保留篆、隸的用筆習慣,但到了靈帝時期的「津頓首尺牘」,當中幾處橫豎點畫已經看不到逆起用筆的痕跡了。起筆入紙方式從篆的圓轉、隸的往復到真書的順入,隨著隸變在筆畫結構上的減省,用筆自然也會趨於簡便……吧? 世事總不若憨人想的這樣簡單。

唐 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自茲乃悟用筆如錐畫沙,使其藏鋒,畫乃沉著。當其用筆,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功成之極矣。」

張旭此說義同蔡邕「藏頭」,用詞卻是「藏鋒」。據此做合意的猜想,若將《九勢》中藏頭與藏鋒二者對調,揭題為藏頭護尾,依次闡明,先說起筆藏頭:欲左先右,次說行筆藏鋒:筆心常在點畫中行,末說收筆護尾:畫點勢盡,力收之。如此,則語句次序與語意全然順暢!

唐 徐浩《論書》:「用筆(初學)之勢,特須藏鋒,鋒若不藏,字則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

書藝論及技巧的部份,動筆寫上一字要勝過千言萬語。看徐浩《朱巨川告身書》,或逆或平或折或搭皆有,除非其言行不一,所說「藏鋒」當為筆鋒藏於點畫之中,同張旭「藏鋒」之謂。

《朱巨川告身書》局部

南宋 姜夔《續書譜 用筆》:「用筆如折釵股,如屋漏痕,如錐畫沙,如壁坼。此皆後人之論,折釵股欲其曲折圓而有力;屋漏痕者欲其橫直勻而藏鋒;錐畫沙欲其無起止之跡;壁坼者,欲其無布置之巧。然皆不必若是,筆正則鋒藏,筆偃則鋒出,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出焉。常欲筆鋒在畫中,則左右皆無病矣。」

姜夔語意十分明確,所言「藏鋒」即「正鋒」。可是《續書譜 筆勢》又說:「下筆之初,有搭鋒者,有折鋒者。其一字之體,定於初下筆。凡作字,第一字多是折鋒,第二、三字承上筆勢,多是搭鋒。若一字之間,右邊多是折鋒,應其左故也。又有平起者,如隸畫;藏鋒者,如篆畫。大要折搭多精神,平藏善含蓄,兼之則妙矣。」據此,起筆方式可分列有「折、搭、平、藏」四種,「逆起」包含「平」與「藏」,入紙動作由小至大:折、搭、平、藏。「藏鋒」一詞既用於點畫中行,又兼形容篆畫逆起,但看《姜夔跋王獻之保母帖》中無一處逆起。歧義若此、莫知所措,真搞死人不償命。

《姜夔跋王獻之保母帖》局部

中國已經這樣迂了數千年了,真要弄出個用筆系統命名,恐怕是誰也不服誰。「藏鋒」一詞到了清代,碑、帖兩派或有意欲調和、或者各自表述,試舉例如下:

清 王澍《論書賸語》:「所謂中鋒者,謂運鋒在筆畫之中……世人多目禿穎為藏鋒,非也!歷觀唐、宋碑刻,無不芒鎩銛利,未有以禿穎為工者。所謂藏鋒,即是中鋒,正謂鋒藏畫中耳。」王澍主張「藏鋒」即「中鋒」無關點畫起止。如果從事成人書法入門教學,又要求學生北碑、唐楷一律逆勢起筆,應當很有機會碰到學員帶著一吐悶氣的情緒拿王澍的說法反抗。細看王澍墨跡,入紙搶、搭、折、平的技巧用的爐火純青,若因王澍這段話而任筆順入露尖起筆,可就矯枉過正了。

《王澍行書立軸》局部

《王澍楷書立軸》局部

清 蔣驥《續書法論》「藏鋒者,點畫起止不露芒鎩也。前人作書,因一字之中點畫重疊,或一篇之中有兩字相並,或字不同而點畫近似,間用藏鋒變換章法。今人有專以此自矜為能者,雖一望古茂,究無生趣。」蔣驥說藏鋒為「起止不露芒鎩」,但沒說起筆一定要「藏鋒」。蔣驥墨跡難尋,借看其父蔣衡的遺墨,折、搭也是可以不露芒鎩。

《蔣衡五言詩》局部

清 梁同書 《頻羅庵論書》「藏鋒之說,非筆如鈍錐之謂。自來書家從無不出鋒者,古帖具在可證也。只是處處留得筆住,不使直走。米老雲:無垂不縮,無往不收,一語是書家無等等咒。」同王澍說法。「處處留得筆住,不使直走」應當是向董其昌《書品》致敬:「唐人皆迴腕,宛轉藏鋒,能留得筆住,不直率光滑,此是書家相傳秘訣,即畫家用筆,亦當得此意。」猜想是運腕易於掌握住中鋒行筆,筆鋒行於畫心滲墨吃進紙面不易打滑失力。

《梁同書論蘭亭》局部

清 周星蓮《臨池管見》「藏鋒畫內之說,人亦知之,知之而謂惟藏鋒乃是中鋒,中鋒無不藏鋒,則又有未盡然也。蓋藏鋒、中鋒之法,如匠人鑽物然,下手之始,四面展動,乃可入木三分,既定之後,則鑽已深入,然後持之以正。字法亦然,能中鋒自能藏鋒,如錐畫沙,如印印泥,正謂此也。然筆鋒所到,收處,結處,掣筆映帶處,亦正有出鋒者。字鋒出,筆鋒亦出,筆鋒雖出,而仍是筆尖之鋒。則藏鋒、出鋒皆謂之中鋒,不得專以藏鋒為中鋒也。」他人所述「中鋒」即是、且唯一是「藏鋒」時,指的是點畫中行。周則將他人所述之「藏鋒」視為點畫起筆方式之一且與「出鋒」相對,復又以中鋒用筆可藏可出,論斷「藏鋒為中鋒」為非。看來正是歧義的受害者。

清 楊守敬評《馬鳴寺根法師碑》:「大抵六朝書法,皆以側鋒取勢。所謂「藏鋒」者,並非鋒在畫中之謂。蓋即如錐畫沙、如印印泥、折釵股、屋漏痕之謂。後人求藏鋒之說而不得,便創為中鋒以當之。其說亦似甚辨,而學其法者,書必不佳。且不論他人,試觀二王,有一筆不側鋒乎?惟側鋒而後有開闔、有陰陽、有向背、有轉折、有輕重、有起收、有停頓,古人所貴能用筆者以此。若鋒在畫中,是信筆而為之,毫必無力,安能力透紙背?且亦安能有諸法之妙乎?」楊用二王墨跡駁斥那些無謂強調筆筆中鋒的信仰,說明「藏鋒」非「中鋒」。查「中鋒」一詞僅見於清代書論,疑源自「鋒在畫中」。蔡邕: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當指篆;北宋 沈括《夢溪筆談》:「江南徐鉉善小篆,映日視之,畫之中心有一縷濃墨正當其中;至于屈折處,亦當中,無有偏側處。乃筆鋒直下不倒側,故鋒常在畫中,此用筆之法也。」說的也是篆;唯《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顏、張將「中鋒」應用推及真草,二人知行合一,此無疑議;南宋 姜夔《續書譜》:一晦一明、神奇出焉,用筆不專限於正鋒不可;明 豐坊《書訣》:「古人作篆、分、真、行、草書,用筆無二,必以正鋒為主,間用側鋒取妍:分書以下,正鋒居八,側鋒居二,篆則一毫不可側也。」說明正、側鋒比例因書體而有別。至於何以自清以降會出現「非中鋒不可」的信仰來讓楊批評,未解…。

綜上所述,歧義的根源恐怕就是《九勢》筆誤。「藏頭」非「藏鋒」,「逆起」為「藏頭」、「藏鋒」即「中鋒」。草行楷起筆可逆、平、搭、折;行筆用鋒可中可側。「凡楷無不逆起」、「凡點畫無不用中鋒」都屬偏頗。然而轉筆在草、行與楷書中佔有相當的分量,尤其草、行從未離開過篆書餘蔭,只是草、行用「轉」處多不在起筆;而來自隸書遺韻的折筆同樣難以從草、行、楷中抹去。挑選大眾熟悉的楷書作為啟蒙,而想於楷書的點畫之中讓學生練習篆、隸圓轉方折的筆意,從這個角度來要求「逆起」自無不可,只是老師得先費番唇舌交待清楚才行。

related post: 舊題蔡邕九勢考論

2 responses to “藏頭藏鋒

  1. Raja December 1, 2014 at 1:34 am

    Hi Huan [name has been bleeped out] : ) How U doing..?? Long time.

    • phragmite December 2, 2014 at 11:30 pm

      Sorry buddy, let me remain anonymous here, so…
      As you can see, i am putting the foundations under the castle in the air. I’d like to share one poem with you..

      “I’d like to discourage you from indulging in your robes made of golden threads,
      I’d like to encourage you to cherish and honour your youthful days.
      Make your picking when flowers are in bloom,
      Wait not till out of bloom to pick on twigs and sprigs in vain.”
      source: http://28utscprojects.wordpress.com/2010/11/23/320/

Leave a reply to Raja Cancel reply